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!手机版

书香四溢 > > 王建国建国《时光褶皱里的年轮》完结版免费阅读_王建国建国热门小说

王建国建国《时光褶皱里的年轮》完结版免费阅读_王建国建国热门小说

中华荣 著

都市小说完结

主角是王建国建国的都市小说《时光褶皱里的年轮》,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都市小说,作者“中华荣”所著,主要讲述的是:围绕王建国从出生到63岁的生活、学习、工作退休经历写成的小说,故事曲折有趣,从学生到工人,再到技术人员和机关干部,从地下到天上,从国内到国外,经历丰富,从现实到科幻,听读耳目一新。

主角:王建国,建国   更新:2025-10-06 21:22:37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春末夏初,太行山的褶皱里开始渗出顽强的绿意。

老槐树抽出了嫩芽,阳光透过稀疏的叶片,在泥土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。

三岁的王建国,己经能摇摇晃晃地在院子里追逐被风卷起的鸡毛了。

一只菜粉蝶,翅膀带着些许残破,跌跌撞撞地飞进了小院。

在建国眼中,那抹颤动的白色,是这灰黄世界里罕见的、活着的精灵。

他咧开刚长了几颗乳牙的嘴,咿咿呀呀地张开手臂,朝着那飘忽不定的目标扑去。

蝴蝶忽高忽低,引着这个蹒跚的小人儿从院东跑到院西。

建国一个趔趄,膝盖磕在裸露的土块上,钻心的疼。

他嘴一瘪,刚要放声大哭,目光却再次捕捉到了那只停在老槐树根旁的蝴蝶。

它合拢了翅膀,几乎与泥土融为一体。

一双温暖而粗糙的手将他扶起。

是母亲。

她拍了拍建国膝盖上的土,没有多余的安慰,只是顺着他的目光,也看到了那只休憩的蝴蝶。

“莫惊了它,”母亲的声音很低,像在自言自语,“它飞累了。”

建国仰头看母亲。

阳光斜照在她脸上,汗水和操劳在她眼角刻下了细密的纹路,但此刻,她的眼睛注视着那只渺小的生物,里面有一种奇异的光。

那不是喜悦,也不是悲伤,而是一种极其专注的、近乎温柔的凝视。

仿佛透过那只脆弱的蝴蝶,她看到了别的什么——或许是生命本身的脆弱与坚韧,或许是某种逝去的美好。

那道光,像深井里骤然映出的星辰,短暂却深刻地烙进了建国懵懂的心里。

他忘了疼痛,安静下来。

母亲牵着他的手,慢慢走近。

蝴蝶受惊,再次振翅,飞过了低矮的土墙,消失在巷子的尽头。

“飞走了。”

建国有些失落。

“还会来的。”

母亲摸了摸他的头,“这院子里的野花,就是给它预备的。”

回到屋里,母亲拿出针线笸箩,里面是父亲磨破了肩头的工作服。

她选了一块颜色相近的旧布,比划着破损的位置,然后用小剪刀细细修剪。

穿针,引线,她的动作娴熟而沉稳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韵律。

建国趴在炕沿边,看着母亲的手像变魔术一样,将那破洞周围毛糙的边缘内折,再用细密匀称的针脚,将补丁一点点缀合上去。

那不是简单的缝合,那是一种修复,一种重塑。

针尖在布料间穿梭,发出极轻微的“沙沙”声,像春蚕食叶,又像细雨润土。

“妈,为啥要打补丁?”

建国好奇。

“衣服破了,补上,就能接着穿。”

母亲没有抬头,“东西也好,人也好,破了,累了,歇一歇,补一补,就能接着往前走。”

这话对三岁的孩子来说,太过深奥。

但母亲说话时那种平静而坚定的语气,以及她手中那逐渐成型的、几乎与原有布料融为一体的补丁,却形成了一种首观的教化。

建国似懂非懂,但他记住了母亲眼里的光,记住了针线穿梭的节奏,也记住了“补一补,就能接着往前走”这句话。

许多年后,当王建国在人生的各个关口遭遇困顿、感到疲惫乃至“破损”时,他常常会想起这个午后。

想起那只飞走的、残破的蝴蝶,想起母亲眼里那瞬奇异的光,更想起那细密的针脚,如何将破碎弥合,赋予旧物以新的生命。

那不仅仅是一种贫困中的生存智慧,更是一种关于修复、韧性与传承的,最初的,也是最深刻的隐喻。

母亲补好了衣服,用牙齿轻轻咬断线头,将衣服抖开,铺在膝盖上抚平。

那块补丁,像一个谨慎的勋章,记录着生活的磨砺,也展示着对抗磨砺的耐心与尊严。

“好了。”

母亲将衣服叠起来,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。

建国爬过去,伸出小手,摸了摸那块补丁。

触感略硬,但很平整。

他抬头,对母亲露出一个无齿的笑。

窗外,老槐树的影子慢慢拉长。

那只菜粉蝶或许真的落在了某朵野花上,或许没有。

但在这个下午,一个关于“修补”而非“丢弃”、“坚持”而非“放弃”的种子,随着母亲眼里的光和她手中的线,悄无声息地,缝进了王建国生命的肌理之中。

这枚种子,将在未来的岁月里,随着年轮的增长,生根发芽,枝繁叶茂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