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外刚泛起鱼肚白,主卧的门被轻轻推开。
林晚穿着真丝睡袍,赤脚踩在地毯上,像只猫一样悄无声息。
她走到客厅的落地窗前,看着这座沉睡的城市。
这个时间点,沈肆应该己经在去机场的路上了——助理昨晚就报备过,他今天要飞欧洲谈一笔重要的并购案。
很好。
她转身走向厨房。
不是要去做什么早餐,而是打开了最角落的一个储物柜。
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进口食材,都是管家按照沈肆的喜好采购的。
但她伸手探向柜子最深处,摸出了一包……泡面。
烧水,煮面,动作熟练得不像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女。
面香在空旷的房子里弥漫开时,林晚己经坐在了中岛台前,面前摊开一个略显陈旧的笔记本。
笔记本的扉页上,娟秀的字迹写着:“重生计划”。
她翻到最新一页,上面己经罗列了几条:1. 取得初始资金 √2. 接触程默团队 √3. 寻找下一个投资标的?
笔尖在第三点后面停顿了一下。
她知道太多未来的风口:明年会爆火的共享经济、三年后颠覆行业的区块链、五年后改变人们生活的人工智能……但以她现在的“人设”和资金量,必须选择一个最不起眼、却又最快见效的切入点。
泡面的热气氤氲了她的眼镜片。
她摘下眼镜,揉了揉眉心。
突然,手机震动了一下。
是某个小众财经论坛的推送,标题很耸动:《昔日“鞋王”负债千万,线下门店全线关闭,时代抛弃你时连声再见都不会说?
》林晚的手指顿住了。
她记得这个品牌,“足间乐”。
曾经是很多七八十年代的记忆,以舒适耐穿着称。
但在外资和快时尚的冲击下,这几年节节败退。
论坛里几乎是一边倒的看衰,认为传统制造业没有未来。
但林晚的瞳孔却微微收缩。
她记得很清楚,就在半年后,一个名叫《国货复兴》的纪录片会意外走红,其中一集专门讲述了“足间乐”这个老品牌三代人的坚守。
节目播出后,情怀消费浪潮席卷而来,“足间乐”的经典款布鞋一夜之间卖到脱销,甚至带动了整个国货品牌的复苏……机会。
而且是一个非常适合她目前“人设”的机会——投资一个濒临破产的鞋厂?
多么符合一个“人傻钱多”的富太太会做的蠢事。
她立刻打开电脑,开始搜索“足间乐”的详细信息。
负债情况、厂房位置、创始人近况……她看得很快,眼神专注,手指在触摸板上飞快滑动,完全不见了平日里的慵懒和漫不经心。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时,林晚己经合上了电脑,脸上露出了一个浅浅的、真实的笑容。
她知道今天该去哪里“挥霍”了。
**半个小时后**。
林晚穿着限量款连衣裙,拎着最新季的铂金包,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,出现在了市中心最高端的百货公司门口。
她身后跟着一脸无奈的管家和两名保镖。
“这个,这个,还有这一排,都包起来。”
她手指随意点过几个奢侈品牌的橱窗,语气轻快,“哦对了,听说有个叫‘足间乐’的牌子?
好像是我奶奶那辈人穿的?
突然想怀旧一下,去看看。”
管家愣了一下,显然没料到太太会突然对那种低端品牌感兴趣,但还是恭敬地应下。
于是,半个小时后,林晚坐在“足间乐”唯一一家尚未关闭的、位于百货公司地下折扣区的门店里,饶有兴致地试穿着一双老式的绣花布鞋。
店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师傅,看着这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贵客,有些手足无措。
“嗯,穿着是挺舒服的。”
林晚晃了晃脚,然后抬头看向老师傅,语气天真又任性,“你们这牌子,卖不卖呀?”
老师傅和一旁的管家都惊呆了。
“太……太太,您说什么?”
“我说,我想买下这个牌子。”
林晚眨着她那双看起来无比真诚的大眼睛,“我觉得这鞋子挺有意思的,买下来玩玩。
你开个价吧?”
管家差点晕过去。
买下一个负债累累、濒临破产的老牌子?
只为“玩玩”?
这要是让先生知道了……而林晚,一边摆弄着布鞋上的绣花,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老师傅激动又难以置信的表情。
她知道,这场戏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她不仅要买下这个牌子,还要用最“败家”的方式,让它起死回生。
至于沈肆那边?
让他以为她又在发疯好了。
她正需要这层“疯癫”的掩护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