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!手机版

书香四溢 > > 我在九十年代当神探(陈墨林晓燕)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(我在九十年代当神探)最新章节在线阅读

我在九十年代当神探(陈墨林晓燕)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(我在九十年代当神探)最新章节在线阅读

小猴77 著

都市小说完结

书名:《我在九十年代当神探》本书主角有陈墨林晓燕,作品情感生动,剧情紧凑,出自作者“小猴77”之手,本书精彩章节:2025年,华人神探陈墨牺牲于追捕宿敌“幽灵”的最后一战,却意外重生为1993年的派出所民警。 面对没有监控、没有DNA检测的年代,他超前三十年的刑侦知识在同事眼中是“异想天开”。 从国营厂劳模的完美毒杀,到雨夜屠夫的琉璃信标;从古画迷踪中的双面红颜,到春运列车上的凭空蒸发…… 陈墨以派出所为起点,用智慧叩问真相,用信念守护安宁。 而在与飒爽师姐、知性法医的羁绊中,他逐渐发现,某些案件的背后,竟闪动着前世宿敌“幽灵”的影子。 这场横跨时空的博弈,早在九十年代的澎湃浪潮中悄然启幕。

主角:陈墨,林晓燕   更新:2025-10-24 01:43:5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老李的脸色不太好看。

回所的吉普车在坑洼不平的马路上颠簸,车厢里的气氛沉闷得能拧出水来。

司机专注地盯着前方,老李则摇下车窗,让带着煤烟味的风灌进来,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,明显不想跟身边这个“不懂事”的年轻人说话。

陈墨沉默地看着窗外。

九十年代初的滨城,像一幅正在褪色的旧画报。

低矮的楼房外墙上刷着白色的标语,满大街是叮铃铃的自行车流,偶尔驶过一辆方头方脑的上海牌轿车,引来行人注目。

这一切对他而言,既陌生,又带着一种史料般的熟悉感。

他知道老李为什么生气。

在这个年代,稳定压倒一切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很多人的处世哲学,尤其是面对国营大厂这种“单位”,处理不好,就是给所里、给自己惹麻烦。

“小子,”老李终于忍不住,掐灭了烟头,语重心长,“我知道你警校刚毕业,有冲劲,想破案。

但办案子不是光靠书本上那点东西。

纺织厂是咱们区的利税大户,赵大年是市里挂了号的劳模,定性成猝死,对厂里、对家属、对我们,都是最好的交代。

你非要节外生枝……李叔,”陈墨转过头,语气平静却坚定,“赵大年的死状不符合心脏病发作的特征。

他的瞳孔,他指甲缝里的东西,还有他妻子王娟的反应……都不对劲。”

“不对劲?

哪里不对劲?”

老李有些恼火,“厂医都说是心脏病!

你比厂医还懂?

那些什么瞳孔、指甲,能说明什么?

万一是他干活时沾上的油泥呢?”

陈墨没有争辩。

他知道,在没有确凿证据前,任何基于“首觉”和“超前知识”的推断,在老李看来都是无稽之谈。

证据……他需要这个时代能够认可的证据。

“李叔,我明白您的顾虑。”

陈墨放缓了语气,“我只是觉得,如果真有疑点,而我们没查清楚,对不起这身警服,也对不起死者。”

老李张了张嘴,看着陈墨那双过于沉静和深邃的眼睛,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,没再说话。

这年轻人身上有种奇怪的气质,不像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,倒像个经历过风浪的老刑警。

回到派出所,己是下午。

陈墨第一时间没有回办公室,而是绕到了派出所后院。

那里有一个小小的、用砖头垒砌的花坛,里面种着几株无人打理的月季,更多的是杂草。

他蹲下身,目光锐利地扫过地面和墙角。

他在寻找一种植物——根据赵大年指甲缝里那些细微颗粒的颜色和质地,结合他记忆中庞大的毒物学数据库,他高度怀疑那是一种名为雷公藤的植物根系研磨后的残留物。

雷公藤,在这个南方城市并不罕见,民间甚至有人用它来泡制药酒治疗关节炎,但用量稍有不当便是剧毒。

其含有的生物碱,能引起剧烈的胃肠道反应和神经麻痹,中毒者面色青紫、瞳孔缩小,与赵大年的死状高度吻合!

果然,在墙角背阴处,他发现了十几株顽强生长的雷公藤。

他小心翼翼地用一张信纸包起一些根茎部位的泥土和几片落叶,揣进口袋。

这是第一步。

接着,他需要专业的检验支持。

所里没有这个条件,但市局有。

他想到了一个人——林晓燕。

她是本地人,警校毕业,人际关系比他这个“新人”要广得多。

他在户籍办公室找到了正在整理档案的林晓燕。

“晓燕姐,忙吗?”

陈墨敲了敲开着的门。

林晓燕抬起头,看到是他,有些意外:“哟,大侦探回来了?

纺织厂的案子怎么样了?”

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,但也有关心。

“有点蹊跷。”

陈墨走近,压低声音,“晓燕姐,你在市局技术科有认识的人吗?

我可能需要帮忙检验点东西。”

林晓燕放下手中的档案,认真打量了他几眼:“你还真打算查下去?

老李没拦着你?”

“李叔有他的考虑,但我觉得有问题,就不能不管。”

陈墨的态度很诚恳。

林晓燕沉吟了一下。

她对这个新来的同事印象不坏,虽然觉得他有时过于较真,但这份对案件的执着,在普遍讲究“和稀泥”的基层派出所里,显得格外珍贵。

“我有个警校同学,分在市局法医室当助理,叫苏青瓷。”

林晓燕拿起笔,在一张便签上写下一个名字和模糊的地址,“她这人……有点傲,但是专业上没得说。

你可以去试试,不过别说是我介绍的,就说是我们所里正常送检。”

“苏青瓷……”陈墨默念了一遍这个充满古典韵味的名字,接过便签,由衷地说,“谢谢你,晓燕姐。”

“别谢太早。”

林晓燕白了他一眼,“能不能说动人家还两说呢。

而且,要是最后查出来真是意外,我看你怎么跟张所和老李交代。”

陈墨笑了笑,没有回答。

他转身离开,步伐坚定。

他知道首觉与证据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,而他正在用这个时代所能理解的方式,亲手搭建跨越鸿沟的桥梁。

那包泥土和叶片,是通向真相的第一块砖。

当他拿着那份简单的“证物”和一份手写的、尽可能用符合当前刑侦语言描述的检验申请,走向张所长办公室时,他能感觉到身后林晓燕带着担忧和些许好奇的目光。

真正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
他不仅要面对可能存在的狡猾凶手,还要面对来自内部的不解与阻力。

而这一切,都发生在这个风起云涌、新旧交替的1993年。

推开张所长办公室的门,里面烟雾缭绕,比刚才更浓了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