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!手机版

书香四溢 > > 镜国(云澜靖海王)完整版免费小说_完结版小说推荐镜国(云澜靖海王)

镜国(云澜靖海王)完整版免费小说_完结版小说推荐镜国(云澜靖海王)

漂泊在大海的孤影 著

其它小说完结

《镜国》中的人物云澜靖海王拥有超高的人气,收获不少粉丝。作为一部其他小说,“漂泊在大海的孤影”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,不做作,以下是《镜国》内容概括:新作品出炉,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,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,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!

主角:云澜,靖海王   更新:2025-10-28 04:10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钦天监书库,位于皇城西隅,是一座巨大而沉默的建筑。

巨大的樟木书架高耸至穹顶,其上堆满了竹简、帛书与线装典籍,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与淡淡霉味交织的沉郁气息。

光线从高处的菱花格窗透入,在布满灰尘的地板上投下几块昏黄的光斑。

这里,是知识的坟墓,也是被遗忘者的流放地。

云澜坐在一张宽大的樟木书案后,案上如山般堆积着等待整理的文献。

他被革去了研究职司,削去了俸禄,唯一的差事,便是将这些故纸堆分门别类,登记造册。

若有外人看来,这无疑是仕途的终结,是令人绝望的惩罚。

然而,云澜的脸上却看不到半分颓唐。

他那日战场记录所用的炭笔和砂纸被珍重地收在袖中,此刻,他正襟危坐,目光沉静,仿佛面对的并非冷宫般的寂寥,而是一座等待挖掘的无穷宝库。

他没有像寻常胥吏那般,仅仅按照年代或书名机械地抄录。

他取出一叠新的、裁切整齐的桑皮纸,以炭笔为工具,开始了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。

他先从最基础的《基础五行咒诀辑录》入手,并非诵读咒文,而是记录每一次成功施法记载中,提及的天气、环境、施法者方位,乃至其生辰八字(被他标记为“初始状态参数”)。

他将咒文本身拆解为音节、音调、手势,试图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固定模式。

“呼风咒,成功率七成三,多记载于东南风起、湿度高于八成之时。

咒文第三音节重读,与脉动罗盘记录的某种低频波段有疑似关联……”他低声自语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,留下清晰的符号与数字。

枯燥的咒法记载,在他眼中变成了一组组待分析的数据。

随后,他转向更为玄奥的《星象应略篇》。

他不关心那些吉凶祸福的预言,而是将历代星官记录的星辰位置、光芒强弱,与同时期帝国境内记载的“龙脉”波动(多为各地风水师或官员的模糊描述,如“地气勃发”、“灵泉枯竭”等)进行交叉比对。

“紫微垣偏移三度七分,帝星晦暗。

同期,东海郡龙脉震颤,灵气逸散记录增加五成。

相关?

需更多数据验证。”

他的工作方式,若是被朱先生或是任何一位传统术士看见,必定会斥为离经叛道,亵渎神圣。

天道幽微,岂容如此拆解度量?

但云澜乐在其中。

他仿佛一个孤独的探险家,在一片混沌的迷雾中,凭借手中名为“理性”的罗盘,艰难地绘制着地图。

几日下来,他整理过的典籍旁,总会多出一叠写满推演过程的草纸。

上面的内容,若让外人看了,只怕会满头雾水:那是些扭曲的线条、奇特的符号(是他引入的简易算术符号),以及大量基于观察的假设和待验证的公式。

这日午后,他翻到了一本被遗弃在角落、书页泛黄脆化的杂记,名为《格物精要》。

著者己不可考,内容驳杂,既有炼丹心得,也有器械草图,甚至还有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观察,如“圆者常转,方者易安”、“音高则锐,可裂琉璃”等。

这本书在正统玄学眼中,无异于歪门邪道。

但云澜却看得眼眸越来越亮。

“格物……致知……”他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,“探究事物之理,以获得真知。”

这不正是他一首在做的事情吗?

书中一段关于“共鸣”的描述,尤其让他心神震动。

“夫钟磬之属,击其一,则同类者虽远亦应,此气机相感也。”

旁边还有简陋的草图,画着两个音叉。

“共鸣……频率……”云澜猛地站起身,快步走到书库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、绘制于前朝的《九州龙脉堪舆图》前。

图上,代表龙脉走向的金色线条蜿蜒曲折,贯通山河,如同人体的经络。

他之前一首将龙脉视为一种虚无缥缈的“气”。

但此刻,结合《格物精要》的启示,一个大胆的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——如果……如果龙脉不是“气”,而是一种遍布大地、拥有特定振动模式的能量场呢?

如果咒语、符箓,并非是向某种冥冥中的存在祈求,而是一种人为制造的、能与这个庞大能量场特定区域产生共振的“钥匙”或“指令”呢?

这个想法让他心脏狂跳。

他立刻回到书案前,抽出一张最大的纸,以炭笔开始疯狂推演。

他尝试将龙脉能量场抽象化,用他设想中的数学语言去描述其强度、波动频率、传导特性。

他画下坐标轴,引入变量,试图建立最初的模型。

他完全沉浸其中,忘记了时间,忘记了处境。

书库内寂静无声,只有炭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,以及他自己越来越清晰的思路。

不知过了多久,一阵沉稳而略带疲惫的脚步声,自书库门口传来,打破了这里的寂静。

云澜恍若未闻,他的全部精神都凝聚在笔下的那个正在成型的能量场分布函数上。

来人走进了些,是一个身着西爪蟒袍、面容威严、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阴郁的中年男子。

他正是当今皇叔,执掌帝国水师的靖海王。

东海惨败,水师折损近半,朝野震动。

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心力交瘁。

来这书库,本是想在故纸堆中寻找一些或许能被借鉴的、关于古代水战的只言片语,哪怕只是聊以自慰。

然后,他看到了那个伏案疾书的年轻官员,以及……旁边那块临时找来、靠在书架上的巨大黑色木板。

木板上,用白色的石膏块写满了靖海王完全无法理解的符号和图形。

那并非任何一种他认识的文字或符箓,而是由扭曲的线条(函数曲线)、奇怪的字母(变量符号)、数字以及箭头组成的,一个庞大、精密而又充满异域感的……结构。

而那个年轻人,正背对着他,偶尔在木板上添上几笔,更多的时候,则是在面前的草纸上进行着复杂的计算,口中还无意识地喃喃着:“假设能量场强度E与距离龙脉主干道D的平方成反比……频率f受地脉岩层属性μ影响……这里,谐振点的计算……”靖海王怔住了。

他看不懂那些符号,但他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、严谨到冷酷的逻辑力量。

这与他所知的任何玄学推演、卜筮占星都截然不同。

没有神秘主义的迷雾,没有含糊其辞的谶语,只有清晰的、一环扣一环的推演。

这年轻人,在做什么?

是在发明一种新的符箓?

还是在……解读这个世界运行的另一种底层代码?

靖海王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,慢慢走近,目光扫过书案上那些整理好的典籍和旁边厚厚的演算手稿。

他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字眼——“惊雷咒”、“呼风术”、“龙脉”,但它们都与那些古怪的符号联系在一起。

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云澜刚刚正在绘制的那张《龙脉能量场初步模型图》上。

那纵横交错的坐标,起伏的曲线,虽然抽象,却隐隐与他记忆中帝国山川地理的某些特征产生了模糊的对应。

一种难以言喻的首觉,或者说,是一种在绝境中抓住任何一根可能稻草的本能,让靖海王深吸了一口气,沉声开口,打破了书库的静谧:“你,在画什么?”

声音不高,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,以及一丝极力压抑的、探寻真相的急切。

云澜的笔尖猛地一顿。

他从那种忘我的推演状态中被惊醒,倏然回头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